欢迎来到永州圈小说网

永州圈小说网 > 历史军事 > 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 > 戏说三国第18章 六出祁山与智斗曹魏

底色 字色 字号

戏说三国第18章 六出祁山与智斗曹魏(1/6)

    一、蜀汉的"北伐动员大会"与尴尬现实

    暮春时节,成都皇宫内一片宁静祥和,蝉鸣尚未聒噪,微风轻拂着宫墙旁的梧桐树,树叶在阳光的映照下,于宫墙上投下斑驳的光影。

    诸葛亮身着一袭素色锦袍,身姿挺拔如松,手持那把标志性的白羽扇,宛如仙人下凡一般。他静静地立于巨大的北伐地图前,那地图上用朱砂标记的长安与洛阳,犹如两颗灼热的星子,在他的眼中闪耀着光芒。

    他的目光如炬,仿佛能穿透这地图,看到那遥远的北方大地。他的声音震彻殿宇,充满了决心和信心:“陛下,自先帝崩殂以来,微臣日夜忧心忡忡,唯恐辜负先帝遗愿。如今南方已定,兵甲已足,正是北伐的大好时机!此次北伐,微臣定当竭尽全力,克复中原,还于旧都!”

    龙椅上,刘禅正歪着身子,嘴里含着麦芽糖,津津有味地啃着。他的金丝冠随着身体的动作轻轻晃动,仿佛随时都会掉下来。

    听到有人说话,刘禅含混不清地应了一声:“相父加油……不过太府卿前日奏报,国库的钱只够买三万双草鞋了。”

    他的这句话,就像一记重锤砸在了殿中,原本庄严肃穆的氛围瞬间凝固。众人面面相觑,都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震惊得说不出话来。

    老将廖化拄着雕花铜杖,艰难地咽了口唾沫,喉结滚动着,终于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死寂:“丞相,要不咱把草鞋改成麻编凉鞋?蜀中苎麻多,能省不少布料呢。”

    他的话音刚落,武将队列里就传来一阵压抑的窃笑。文官们则纷纷低头,假装整理朝服,以掩饰自己的尴尬和惊讶。

    散朝之后,夜幕笼罩着整个丞相府,然而府内的烛火却彻夜未熄,宛如夜空中的点点繁星。

    在书房内,诸葛亮正端坐在案前,他的手指紧紧捏着算盘,由于太过用力,手指关节都微微发白。案上的账册堆积如山,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如同一群蚂蚁,在他的眼前不停地蠕动,刺得他的眼眶发酸。

    就在这时,书房的门突然被撞开,杨仪抱着一尺多厚的账本,像一阵风似的冲了进来。他的发髻散乱不堪,脸上还沾着一些墨渍,看上去颇为狼狈。

    “丞相!不好了!”杨仪气喘吁吁地喊道,“木牛流马的维修费这个月又涨了三成!梓潼工坊的匠人说,那些机关零件磨损得太厉害了,连做备用的黄铜都快用完了!”

    诸葛亮闻言,眉头紧紧皱起,他将手中的羽扇猛地拍在案上,发出“啪”的一声脆响。这一拍,惊得案上的油灯火苗猛地窜高,仿佛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了一跳。

    “这些匠人,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!”诸葛亮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恼怒,“去告诉他们,在木牛流马的肚皮上刻上‘蜀汉制造,品质保证’,让他们务必用心修理!”

    然而,话刚说到一半,诸葛亮突然顿住了。他看着杨仪那涨红的眼眶,心中不禁一软。杨仪为了这些账本,想必已经奔波了一整天,此刻定然疲惫不堪。

    “罢了罢了。”诸葛亮无奈地叹了口气,声音也随之柔和下来,“就说丞相我会亲自去工坊监工,定能让这些木牛流马多用些时日。”

    为了筹措足够的粮草,诸葛亮决定发动蜀中百姓,集思广益,共同想出应对之策。于是,他张贴榜文,广邀各方人士前来献计。

    消息传出后,各地的百姓纷纷响应。其中,广汉郡的一位老农献上了一条妙计:“蜀锦换粮”。他指出,蜀地的织锦精美绝伦,闻名遐迩,而南蛮地区则盛产稻米。若能以蜀锦与南蛮交换稻米,不仅可以解决粮草问题,还能促进两地的贸易往来。

    与此同时,江州的一位商人也提出了一个建议:打造“水

-->>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
  新书推荐:我的道侣全是天命大反派 魅力值太高绝对不是我的错 脸红综合症 双A,但生四个 分开后,钓系美O偏执了 七零夫妻回城日常 木叶养崽app 深蓝锈蚀 我是NPCCCC

设置

字体样式
字体大小